时间: 2025-02-09 03:08:59 | 作者: 新闻动态
当街头巷尾飘来糖瓜的焦香,门框窗棂换上火红的新装,绚烂的灯光映照夜空……千家万户的“炊烟”里,汇聚起跨越万里山河的情感,在江淮大地升腾起年的气息。
贴春联、挂彩灯、拍全家福,祈愿吉祥如意。春节前后,在安徽各地,非遗传承人巧手翻飞,古老技艺焕发新的光彩,年轻人在多姿多彩的非遗展演中,触摸春节的文化脉搏;各地游客循着年俗地图享受休闲时光,在山水城乡间生成共同的节庆记忆。
时代向前,年味不变。春节是节令的刻度,是滚烫的文化血脉,更是中华文明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的密码。春节期间,本报多名记者走到基层一线,实地探寻各地民俗活动,用镜头和笔触展现各地浓浓“年味”。
大年初二,在逍遥津公园,首届新春灯会在晚间璀璨启幕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肥东洋蛇灯”在洋蛇送福舞台精彩亮相,为第一个“非遗蛇年春节”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夜色渐深,公园内华灯初上,洋蛇送福舞台前更是人头攒动。一条长达128米的“洋蛇灯”在夜空中蜿蜒起舞,仿佛一条灵动的“巨蟒”,令人叹为观止。这一源自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的传统舞蹈,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沉淀,此刻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。百余名身着绚丽传统服饰的舞者默契配合,操控着这条“巨蟒”,前面蛇珠引领,后面洋蛇翻腾,场面蔚为壮观。
“长蛇出海”“走径折”“四蟒翻身”“盘宝塔”……一系列经典舞蹈动作在舞者们的精湛演绎下如行云流水,洋蛇好像真的“活”了过来。记者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灯会,不禁向合肥的朋友感叹:“合肥真的是越来越有趣了。”
据了解,除了非遗“洋蛇灯”的精彩演出,逍遥津新春灯会还为市民和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。国家级非遗项目“皮影戏”、“黄梅戏”轮番登台,让游客们领略到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同时,“美猴王”表演、“民俗杂技”等精彩节目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。
此外,灯会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游戏互动环节。NPC全场巡游、投壶、木射、锤丸、掷铜钱等传统民俗游戏让游客们乐在其中,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。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和记者说:“我最喜欢投壶游戏了,感觉特别有趣!”
“这次灯会真是让我感受到了合肥的魅力和活力,我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感到自豪!”一位市民感慨地说。在灯会现场,记者看到众多市民和游客都沉浸在这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中。这次新春灯会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,也让他们对合肥的民间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。
除夕,万家灯火、阖家团圆的日子。在这份欢乐祥和的背后,有许许多多的群体在倾心守护,辛苦忙碌着。基层民警就是这里面之一。
1月28日,大年除夕。晚上8点30分,记者来到东至县公安局大渡口镇派出所,与民警一起度过一种别样的除夕夜。
记者赶到派出所时,所长高良平带民警在外巡查,另有几路民警也在出警和巡查中。记者便与值守的民警攀谈了起来。
就在记者与值守民警交流中,110指挥中心发来出警指令,民警许诺金和同事赶往现场,记者电话联系所长提出随行采访并获准。
事件起因是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矛盾纠纷。矛盾双方各执其词,各说各的理,现场一片混乱。许诺金和同事经过一番劝说,将矛盾双方安排在不同的地方谈话,让他们先冷静冷静,平息一下情绪,然后双方再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许诺金是合肥人,2022年入职东至县公安局,先后在刑侦大队和基层派出所锻炼,去年4月份来到大渡口镇派出所,已经两个春节没有回合肥与父母一起过年了。谈及基层工作,许诺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“忙”,不断地出警和巡查就是基层民警的工作模式。“用我们的辛勤付出守护辖区四季平安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。”许诺金笑着说道。
这不只是许诺金一个人的心声,而是大家的共同心声。去年9月份入警的汪洋和记者说:“群众的安全平安就是我们最好的奖励。”晚上10点钟,记者与汪洋一道在大渡口经开区夜巡。“这几天经开区企业大多数都放假了,虽然各个企业都有人员值班,但对于开发区这么大的区域,安保力量还是略显薄弱。为避免企业财产被盗,我们加大了巡查力度。”汪洋向记者介绍。
夜里11点零7分,记者与汪洋还在夜巡的时候,许诺金电话告知记者,刚才的矛盾纠纷已经圆满解决。
万家灯火除夕夜,唯愿平安祥和年。巡查归来,所长高良平介绍:“我们所民警加辅警有40人,平时分为三班轮换执勤,春节期间我们抽调了一半的警力,这20名人员要持续工作3天。”
这一夜,记者经历了不一样的除夕,走近基层民警,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事业心与责任感。“难忘初心在,不问路迢迢。热血忠诚乾坤净,人间无限好。”这唱词是对他们最贴切的礼赞。
欢天喜地迎佳节,张灯结彩贺新春。首个“世界非遗版春节”热闹来临,国家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寿县,古城内外处处洋溢着欢庆气息。从除夕到年初七,寿县集中推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,有通淝门除夕撞钟祈福、新春城墙光影秀、水上“非遗”火秀、寿州古城迎春礼暨蛇年拜年祝寿大会、楚都迎宾礼、全民迎财神蛇年戏曲电音狂欢夜,以及“非遗”项目展演和《淝水之战》等“沉浸式”演艺等活动,尽显“非遗”传承、国粹之美。
“位于寿县的寿州古城,是全国唯一以‘寿’命名的古城。蛇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赋予长寿的寓意,这与寿县的品牌文化完美相遇。”寿州控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翟传乐介绍,这个春节在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宋代古城墙上,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名人:楚考烈王、春申君、芈月、廉颇、屈原、宋玉……悉数亮相,以隆重礼仪向游客讲述寿州古城非一般的峥嵘岁月。
与此同时,寿县还在春节期间推出花车巡游、舞龙舞狮等活动,让游客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文化年。
大年初一,万家灯火悄然点亮管仲老街,宛如点点繁星在夜空中闪烁,春节的喜庆氛围与老街的悠悠韵味在这一刻相互交融,一场别开生面的夜游之旅,正悄然拉开序幕。
街道两旁,各类商铺鳞次栉比、市井摊位人声嘈杂、叫卖声悠扬跌宕,透露祥和喜悦的热闹与繁华。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韵味,青砖黛瓦间仿佛诉说着不平凡的故事。
春节期间,管仲老街以春节场景氛围营造、丰富的非遗文化活动为载体,呈现舞台演出、非遗演出、场景打卡等绚丽多彩的活动盛宴。《管仲拜相》舞台剧,演艺古代贤相的智慧与风采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。
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夜晚,众多家庭漫步在管仲老街灯火阑珊的街道上,品尝着各种地道的小吃,欣赏着沿途的美景与精彩表演。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,他们追逐嬉戏,为这个春节增添了几分童真与欢乐。
大年初六,“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”示范展示活动在亳州市花戏楼景区举办。本次活动是全省文旅惠民促消费欢欢喜喜过大年文旅主题活动之一,融合戏曲、非遗、民俗、文娱、美食、展览、集市等独特元素,开展非遗巡街展演、旅游宣传推介、文化惠民演出、新春民俗文化展示、美术展等系列活动,为游客献上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。
活动现场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随着开场戏曲《梨园迎春》演出正式拉开序幕。民乐合奏《我的祖国》、歌伴舞《欢天喜地》等节目精彩纷呈。徽剧、黄梅戏、梆子戏、二夹弦等国家级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艺术轮番登场,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,以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唱腔,将黄梅戏、梆子戏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。
“每年春节,我们都会来这里看演出,感受浓浓的年味。”市民李先生和记者说,民俗戏曲演出不仅让他重温了儿时的记忆,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作为亳州最有代表性的景点———花戏楼,曾是戏曲名家们一展风采的舞台,南腔北调在这里汇聚,演绎出无数动人的篇章。此次活动在花戏楼的成功举办,不仅是一场戏曲的盛宴,更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桥梁,让民间传统文化与景区相融合,让戏曲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再次奏响,也让不一样的地区的戏曲爱好者相聚一堂,一同推动着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。
春回大地,万象更新。在这个新春佳节,六安市各地乡村的新风貌吸引了大批游客,迎来旅游高峰。记者走进六安的多个乡村,亲身感受这里的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来到霍山县新铺沟村的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,清晨的阳光洒在银装素裹的滑雪场上,寒风中透着一丝寒冷,但滑雪道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游客们在滑雪教练的指导下,不畏严寒,兴致勃勃地体验滑雪的乐趣。黄媛媛和她的朋友们刚刚结束了一场滑雪,她笑着和记者说:“刚开始不敢下坡,心里有些紧张,但越滑越上瘾,真的很有挑战性!这里的设施非常好,滑雪后还能泡温泉,感觉特别放松。”
滑雪场负责人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度假区的全新设施:“今年冬季,我们的滑雪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,尤其是家庭游客。除了滑雪,我们还推出了温泉、滑雪夜景等特色项目,满足了游客的多元需求。”这一系列举措使霍山县的旅游业迅速崛起,成为六安全域旅游的亮点之一。
在裕安区独山镇六霍起义纪念馆,阳光洒在红色的革命旧址上,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。游客王业权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参观展览,他感慨地对记者说:“今天带孩子们来参观这些革命遗址,是想让他们了解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。先辈们为这片土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。”记者看到,周围不少家长和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认真地聆听着历史故事,仿佛穿越时空,与革命先辈们同呼吸共命运。
裕安区通过“裕安红色研学1号线”的打造,把红色旅游与现代教育、家庭休闲紧密结合,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教育团体。区内的红色历史遗址被精心修复,沿线的文化景观也得到了提升,游客不仅能享受文化洗礼,还能体验到丰富的乡村旅游项目。
来到金寨县槐树湾乡的“夏清·祥云阁民宿”。这里依山傍水,青山绿水之间,民宿的设计简约现代,温馨雅致。记者见到了正在办理入住的游客陈女士,她带着孩子一起来度假:“这是第一次来金寨,周围环境非常美,很适合家庭旅游。滑雪、温泉、露营,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里,冬季的假期过得特别有意思。”民宿内的儿童娱乐区和露营区人气十足,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来这里享受大自然。
在采访过程中,记者深刻感受到,六安市不仅通过开发滑雪、温泉等特色项目提升了乡村的旅游吸引力,还通过打造民宿、红色旅游等新兴项目,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全域旅游与全季旅游战略的成功布局,让六安的乡村振兴展现出更生动、立体的面貌。
在六安的乡村大地上,一幅幅美丽的新春图景正在徐徐展开。乡村不仅是游客体验自然、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宝藏。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,六安市各地的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,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。